不要用热水给孩子泡脚!你的好心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
最近看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。
妈妈把洗锅水倒进马桶里,结果马桶堵了,洗锅水下不去。
还没来得及疏通,就发现2岁多的儿子已经在马桶里搬着小板凳泡脚。
俗话说富人吃补药,穷人泡脚,冬天不时泡热水脚,可以让一天的疲劳一扫而空。
再搭配一些陈皮、枸杞、生姜、花瓣,适当健康养生。
孩子们能和我们一起享受泡脚这么舒服的东西吗?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?
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吧。
一、6岁以下不要泡!
可以追溯到,中国泡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,最早记载于晋代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。
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泡脚文化,已深深地渗透到每一个中国孩子的血液中。
随便在微博上搜索泡脚,就能看到很多家长分享孩子的日常生活。
现在又是寒冬腊月,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泡个热水脚,温暖地睡一觉。
但宝宝的脚不能随便泡,一不小心,不仅会损伤娇嫩的皮肤,还会影响一生的足部健康。
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,更要注意!
6岁以下不能泡。
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孩子的小脚不仅肉肉的,脚底也是平的。
这是因为孩子的足弓还没有完全发育,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阶段。
4-6岁是儿童足弓发育的关键时期。长期浸泡在热水中会软化足底韧带,逐渐放松。
这对足弓的正常发育非常不利。
足弓作为人体的天然减震器,对保护大脑、脊柱、胸部和腹部器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如果发育不好,不仅会造成扁平足,还会出现走路姿势不稳定,运动后脚部容易变软。
有些孩子甚至会影响腿部和脊柱的形状,影响整体形状。
所以6岁以下的孩子,我们不能泡脚就不要再泡了,千万不要因小失大。
水温不能超过40℃。
如果家长真的觉得孩子的手脚太冷,想要驱寒,那么泡脚的水温就要非常讲究。
即使天气再冷,给孩子泡脚的水温也不能超过40℃。
孩子的皮肤很娇嫩,不能像大人一样,总是烫成红蹄子。
水温超过40℃,儿童足部皮肤容易受损,引起脱皮、红肿、小水泡。
反复浸泡几次,甚至可能患上湿疹。
对儿童来说,泡脚的最佳温度其实是36-40℃。
如果家长控制不好水温,可以买个温度计,这样会更安全哦。
泡脚时间控制在3-5分钟。
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,泡脚的时间都不容易太长。
太犹不及,于事无益。
长时间泡脚,容易造成低温烫伤,所以给孩子泡脚的时间,要控制在3.5分钟以内。
这个范围是孩子们最安全的时间。
二、最伤宝宝脚的几件事
复旦大学体育医学研究所做了一项研究,结果显示,约25%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低弓,即所谓的扁平足。
除了我们已知的泡脚,以下几件事也会影响孩子的足部健康。
如果不注意,孩子的O型腿。扁平足。足外翻,就会随之而来。
家长一定要尽快改善!
穿错鞋
我多次强调穿鞋对孩子有多重要。
因为孩子6岁前,足弓发育不完全,所以对鞋子的要求还是很高的。
鞋底过硬过软都不行;
鞋子太紧太大也不行;
鞋面花哨复杂不太行;
鞋跟太高太厚不能行。
给孩子选鞋时,一定要记得弯曲鞋底,观察前脚掌1/3处是否自然弯曲。
这对选鞋非常重要。
坐姿错误
很多家长不注意,孩子会更喜欢W坐姿。
这种姿势看起来很可爱,孩子坐着会觉得很舒服,但不利于脚的生长发育。
当孩子以W坐姿坐在地上时,膝盖是外翻的,脚也是偏斜的。
这将导致儿童髋外展肌、股后肌群和跟腱,承受很大的压力。
时间长了,还会影响孩子背部和盆骨的发育,导致外八、内八、足内翻。
因此,如果家长在家里发现孩子喜欢这样的坐姿,一定要及时纠正,避免孩子养成习惯。
过早学步
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走得越早,就越聪明。
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
婴儿早晚走路与他是否聪明无关。
每个孩子的体质和发育都不一样,学走路的时间自然有早晚之分。
如果父母让孩子提前学会走路,孩子的腿和脊柱就无法承受自己的体重,这会增加,危害健康。
从长远来看,不仅是O型腿。脚外翻,还有脊柱弯曲的风险,影响孩子的身材和身高。
家长千万不要太心急,走路一事,顺其自然。
三、给孩子适当的的脚部抚触有助于长高
其实,如果你想让孩子的足弓发展得好,长得高,除了上面不能做的几件事,还有一个小窍门——触摸。
冬天在家,父母可以在孩子洗澡后抚摸孩子的脚。
不是每天洗澡,还可以准备一条温暖的毛巾,包裹宝宝的脚,热敷30秒后,触摸。
第一步,成年人清洁手掌,保持清洁;
第二步,将婴儿润肤油滴入手掌中,轻轻搓热,涂抹在儿童足底和脚踝处;
第三步,轻按涌泉穴,慢慢从下往上推。揉捏,持续5-10分钟。
经常揉搓。按压宝宝的脚底,不仅能帮助孩子促进血液循环,还能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。
尤其是对于刚学步、运动量大的宝宝来说,每天的触摸可以大大缓解足部压力和肌肉。
长期坚持,也能帮助孩子长高哦!
千里之行始于足。
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足部健康,及时发现威胁孩子足部的隐患,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。
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足部检查,了解孩子足部的发育情况,及时做出调整。
喜欢保持健康的父母,今年冬天,请不要拉孩子泡脚~。